1、选择题 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故二者在此方面相互拮抗
B.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消耗和抑制血糖来源来降低血糖浓度
C.切断下丘脑与垂体间的联系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显著下降
D.同等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一定低于健康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故两者是拮抗关系;A错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与垂体无关,切断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后,下丘脑仍然可以控制胰岛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液中葡萄糖浓度;C错误。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前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后者是胰岛素受体缺陷;D错误。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来降低血糖浓度;故正确的选B。
考点:血糖调节。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右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及玉米地杂草生长影响研究”的结果图。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除草剂建议使用的最佳浓度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由图可知,杂草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要高于玉米;故应该选择生长素浓度为d时,这时对玉米是促进作用,对杂草是抑制其生长;选D
考点:生长素的两重性
点评:注重生长素两重性的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经过红细胞运输,最后到达肝细胞成为水中的氧。此过程中,氧分子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A.6
B.8
C.9
D.1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
①突触小体? ②递质? ③突触间隙? ④突触后膜? ⑤轴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冲动在细胞间是通过突触传导的,传递途径是:轴突→突触小体→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考点:神经冲动的传导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若某种毒素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则可能引起肌肉痉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脊髓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K离子外流,故A错误。甘氨酸是神经递质,是经胞吐释放出来的,故B错误。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Cl-内流,膜外仍然是正电位,故C错误。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被阻止,肌肉会持续兴奋,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点,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