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
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
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温度降低,根系呼吸速率降低,离子吸收减弱,影响根系吸水,而此时处于高温,蒸腾作用强,散失水份多,植物吸水小于失水,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即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度对离子吸收的影响,以及根对离子、水吸收的关系。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温度对离子吸收的影响,间接影响到水份的吸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下图中序号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载体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K离子进入组织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①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②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的例子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故A正确。只有主动运输能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故B正确。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进入细胞的,故C错误。K离子进入组织细胞是主动运输,故D错误。因此选A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会导致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和Na+?②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③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④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可知这种生理活动需要ATP水解供能。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和Na+,需要载体和能量;②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和能量;③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④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以及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知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理解“ADP含量增加”的含义,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8h,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
B.0-6h,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6~12h,呈“J”型增长
C.0-8h,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 8h 时达到最大值
D.6h 时开始产生酒精,6--12h 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有氧呼吸的最终结果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容器中的水并没有因为酵母菌的呼吸而消耗,A错;由于是密闭容器,说明酵母菌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环境,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S型,最后由于代谢废物的增加,逐渐降低,故B错;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同,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故容器内的压强逐渐增大,C错;根据图中曲线可知,第6小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6--12h 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一定是氨基酸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是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之一
C.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多酶片剂制作成糖衣片的目的是防止胃液的消化
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