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相应的对照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组的处理和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①在黑暗中培养 ? ②在光下培养 ? ③生长发育良好 ? ④生长不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实验组是在黑暗中培养,生长不良;对照组是在光下培养,生长发育良好。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重要意义在于这种杂交能在
A.不同个体间进行
B.不同种群间进行
C.不同种群间进行
D.不同生态系统间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体细胞杂交主要解决了生殖隔离,即远缘杂交不亲和。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大麦种子萌发前,将胚去除,种子中的淀粉则不能被水解。若对其施用(?)可最有效地使种子重新获得水解淀粉的能力。
A.淀粉酶
B.赤霉素
C.碳水化合物
D.DNA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赤霉素能诱导糊粉层细胞中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引起α-淀粉酶生物合成,并分泌到胚乳中催化淀粉水解为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分别是

A.3 2
B.4 2
C.2 4
D.3 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最适温度下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反应速率下降,不可能与1相同,3不可能,温度略微升高,反应速率不可能下降得很多,不可能是5,因此是曲线4;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由于酶的高效性,反应速率大大提高,因此是曲线2,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把试管内容物经以下处理1小时后,滴加碘液会使哪一支试管的内容物变成蓝色
A.米汤与一定量的冷开水充分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B.米汤与一定量的唾液充分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C.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与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D.脂肪微滴与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C、D可排除,米汤主要成分是淀粉,但B中有唾液,内有淀粉酶,淀粉水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