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物种形成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突变和重组产生可遗传变异,经过漫长年代的地理隔离积累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表示新物种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产生的,所以C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新物种形成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外表相近但种类不同的鱼在生殖期间将卵和精子释放在同一水域中,但一种鱼的精子不能进入另一种鱼的卵,这种现象属于
A.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
C.形态各异
D.不在同一水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本题属于前者。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一昆虫种群侵入某地后,分化出甲、乙两个种群,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离,但外貌几乎无法辨认。由此可知
A.同一种群出现分化是适应辐射的结果
B.同一种群出现分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甲乙属同一个物种,因外貌形态相同
D.形成两个物种的原因是信息激素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一种群的个体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5:2:1,则该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
A.75%
B.62.5%
C.60%
D.5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为5/8,Bb的概率为2/8,bb的概率为1/8;因此B的基因频率为5/8+1/2×2/8=75%,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为56%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现“J”型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年龄组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