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关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图中种群的K值为a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卵的密度
C.山毛榉种群和它所在的群落一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D.理想状态下,在达到K值前种群呈J型增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相同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B.种群的最大数量有可能会超过K值
C.K值的大小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
D.K值是固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第一营养级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在1mL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草履虫,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池塘捕捞,最大捕获量应少于K/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