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自由组合
C.染色体交叉互换
D.染色体变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可获得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籽番茄的方法分别是
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 ③单倍体育种 ④多倍体育种 ⑤生长素处理
[? ]
A.⑤①②④
B.④①②⑤
C.②①③⑤
D.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__,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B组产生的矮秆抗病Ⅱ类型不能直接利用,可以用___________处理,得到理想的品种,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在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交;基因重组 (2)秋水仙素;ttRR (3)C;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番茄中基因A-a控制植株的有无茸毛,B-b控制果实颜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育种工作者为培育有茸毛黄色品种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
 (1)番茄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F2代个体中基因型有_______种,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__。 (3)若让F2代中有茸毛红果植株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________。 (4)在上述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欲大量快速繁殖无病毒有茸毛黄果植株苗,请简要写出培育方案。
参考答案:(1)有茸毛、红果? AaBB×aabb (2)6?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3)1/9 (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用纯种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作亲本,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基本过程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 F1 花粉 单倍体幼苗 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1)上述过程在育种上称____,优点是___________。 (2)a过程叫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F1的基因型是______。 (3)F1进行的生理过程b是_______,花粉的类型(基因型)有_______。 (4)c过程叫______,单倍体的基因型有______,该过程采用的技术为_____,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 (5)d过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后代个体有_____种基因型,我们所选用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杂交? 使两个亲本的优良基因集中到一个生物体上 ? DdTt (3)减数分裂? DT、Dt、dT、dt (4)花药的离体培养? DT、Dt、dT、dt? 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 ?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4? ddT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