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不同之处在于( )
A.来源
B.作用
C.分布
D.化学本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都是免疫球蛋白。但这两种抗体的分布不同,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而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某些细胞的表面。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抗体的相关知识。
点评: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
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
不同点
分布
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某些细胞的表面
反应时机
第一次接触到抗原
第二次以上接触过敏原
反应结果
消灭抗原
引发过敏反应
作用对象
抗原
过敏原
相同点
都来源于浆细胞,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一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讲话,但自己不能说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他受到损伤的中枢是
A.W区
B.H区
C.V区
D.S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某人不能说话,所以是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导致,即S区,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2是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细胞产生的不同种类的信息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2
A.当饮水过多和血液中水分增加时,①的分泌量会增加
B.寒冷时②的分泌量增加,②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
C.③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
D.产生④的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当饮水过多和血液中水分增加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从而尿量增加;错误。
B.寒冷时②的分泌量增加,②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正确。
C.③是促甲状腺激素,它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错误。
D.产生④的细胞是体液免疫中的T淋巴细胞;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C.树突状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D.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而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分化。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进而可能用于治疗癌症。树突状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通知”T细胞接着传递给B细胞;也可 “通知”T细胞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下列对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外界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
C.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
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肾上腺素不是蛋白质,所以A错误;人是恒温动物,所以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不会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所以B错误;垂体不能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所以C错误;寒冷和低血糖刺激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它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代谢等,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肾上腺素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