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看经过下丘脑作用的是胰岛A细胞,所以。可确定刺激X为血糖降低;①错误。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错误。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起调节作用,激素作用靶细胞可引起细胞原有生理活动的改变;③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可非糖物质的转化;④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用文字、图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H1N1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1是T细胞,细胞2是效应T细胞,细胞3是效应B细胞,物质b是抗体。T细胞和B细胞收到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所以A对。效应T细胞可以和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对。A是子代病毒,不能独立地进行生命活动,增殖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C对。细胞3是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不能直接接受抗原刺激,D错。
考点:考查知识:免疫应答的过程。要求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人体内氧分压最低的部位是
A.肺泡内
B.血液内
C.组织液内
D.组织细胞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氧分压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场所向低浓度场所运输,所以氧气的利用场所——组织细胞内氧分压最低。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B.血糖浓度的调节过程中升高血糖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
C.因为特异性免疫过程都有T淋巴细胞的参与,所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主要由细胞免疫清除掉
D.抗利尿激素的主要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 Na+通道的打开。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 ATP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 Na十通道大量开放
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b处不能兴奋
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导致肌肉抽搐(持续收缩)的症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十通道的打开,大量Na十内流,导致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十内流,但仍需要消耗 ATP。A错。处于③与④之间时,由于Na十通道大量开放,导致Na十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所以不影响a处释放乙酰胆碱,b处能兴奋。C错。蝎毒会抑制 Na+通道的打开,但不引起b处去极化,所以不形成电位。D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神经调节知识的要点,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使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