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进食后的2h内血糖浓度较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和糖原的合成等,使血糖浓度降低;2h~3h之间,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肌糖原不分解,所以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肝糖原开始分解所致。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只要反射弧完整,还要有适宜的刺激,才能出现反射活动。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
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方向是双向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递质只能由突触
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A.汗腺的分泌量
B.皮肤血管血流量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
D.身体的体温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温室转到户外,即进入寒冷环境,所以会导致皮肤表皮血流量,汗腺分泌量减少,立毛肌收缩,耗氧量增多,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人体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现象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
A.寒冷环境下排汗量减少
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饮水量增多
C.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寒冷环境下排汗量减少,减少热量散失,血浆渗透压升高时饮水量增多,补充体内水分,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有利于生殖作用完成,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是免疫调节的结果,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出现糖尿时的血糖含量是
A.130mg/dL
B.80 mg/dL
C.180 mg/dL
D.120 mg/d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血糖浓度高于160 mg/dL,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