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以下对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T淋巴细胞中含有人体全部遗传信息
B.同种生物个体间DNA完全相同
C.DNA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D.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多个性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D.曲线①比曲线②先达到反应平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曲线①的反应速率比曲线②的快,说明化合物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曲线①比曲线②先达到反应平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温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但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同时发生的变化是
A.染色体复制
B.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
C.染色体和纺锤丝消失
D.植物细胞中出现细胞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前期自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为止的时期。间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核的体积增大,由染色质构成的细染色线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因为染色体在间期中已经复制,所以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核仁在前期的后半渐渐消失。在前期末核膜破裂,于是染色体出现,同时纺锤体出现。所以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甲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
C.图乙细胞在图甲的对应位置是ef段
D.图乙细胞可能在图甲的bc段发生了突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情况,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A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析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下面两种曲线,

这种物质是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
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该吸收过程的运输速度只与细胞外物质浓度有关,与氧气浓度无关,为自由扩散方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