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为生物遗传信息在三种生物大分子之间的流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4途径常见,其他从未发现
B.2、4、9途径常见,其他从未发现
C.2、3途径常见,7、9很少见
D.1、2、4常见,3、7少见,6已在实验室发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常见,RNA复制、逆转录发现了少数RNA病毒,DNA直接蛋白质在实验室中发现。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甘油进入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甘油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均为自由扩散;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时,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使用该酶的最佳情况是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从曲线中看可以看出温度为60°~70°时,两个活性都在比较适宜的状态。故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点评:信息题,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才能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老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用生物方法增殖成的,增殖“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A.细胞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动物细胞培养使细胞数目增多,而形成组织器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人工培养基来培养圆褐固氮菌。当向无氮培养箱中充入氮气时,其固氮量和菌落大小比充入无菌空气时
A.多和大
B.多和小
C.少和大
D.少和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生物,只充入氮气,培养箱中无氧气,则抑制了圆褐固氮菌的生理活性,使固氮量和菌落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