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8 年10 月,中共东北局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决定成立以陈云同志为主任的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全权处理接管沈阳的工作。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
[? ]
A.是按中共七大精神来办的?
B.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C.是按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
D.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造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诗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夺取“中心城市”。道路选择要符合国情,要实事求是。
(3)“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4)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在华外国人受到“庇护”的依据是?
[? ]
A.居住及租地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8分)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一一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材料四:“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
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及走向,费孝通先生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4分)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8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4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两人的文明发展观各是什么?(4分)试各举一例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4分,每个点2分)
探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每个点2分,答对2个即可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8分,每个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创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4分,每个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3)
(3)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费孝通:文明共存(或和谐共处)。(4分,每个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冲突事例:“9.11”事件、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危机(涉及“冷战”后的国际冲突即可)等。(每个点2分,共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共存共处事例: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在中国的流行,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孔子文化学院在世界许多地方建立等等。(每个点2分,共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本题解析:(1)第一个设问要求回答近代中国人没有民主权力的原因,这要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近代中国近110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要全面,从社会性质出发回答出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二个设问难度不大,但要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是“资产阶级”的探索,所以不要答其他阶级的探索内容。
(2)第一个设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分析归纳概括材料,同时也可结合课本所说知识来分析归纳。把材料中的某些语句整理组成一段新语句。第二个设问,需要学生能很高的概括与比较知识的能力,当今世界各国的民主都是间接的代议制民主,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民主范围更广,所以创新之处应该是从基层民主入手来回答。
(3)第一个设问,只要概括两则材料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第一则材料的观点可依据“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这个来回答。第二个可依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回答出正确答案。文明之间冲突的表现很多,融合的也不少,所以举例也要符合这个要求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解放战争中,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抓住关键信息“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再分析选项ACD不符提干,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