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夸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对商人以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孛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
如赴汤蹈火之苦”。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
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四: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的观点是什么? (1分)结合材料说出他的根据。(6分)
(2)?材料二
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6分)
(3)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1分)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6分)
参考答案:(1)观点:重农抑商(或重本抑商的思想)。(1分)根据:
①人口增加迅速,造成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投人大量人力不能保证粮食的需要;
②农业提供工商所必需的粮食和原料,为天下之本;
③发展工商业使人崇尚奢靡,而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6分)
(
2)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设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大量的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影响: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流通,也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的进步。(6分)
(3)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态度: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山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7分)阅读下列材料:
朕(雍正)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致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且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何种经济思想?它形成与何时?(3分)
(2)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如何评价雍正帝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1)重农抑商。(2分)战国。(1分)
(2)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保证了政府稳定收入;(2分)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2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中的“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且有害于工也”等信息可以得出这体现的是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形成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
(2)雍正帝的观点就是重农抑商,这一政策有其积极之处,那就是重农,重农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封建的的统治基础,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比较稳定;但是抑商的政策则阻碍了当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严刑峻法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本”指的是农业,“末”指的是商业。大致意思是人民不务农而经营商业则财产轻便,财产轻便就容易迁徙,而容易迁徙国家就会有患难,因为人们的心思都在远的地方,就没有安居的心思。由此可以看出是重农抑商思想。故选B。
点评:“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