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以下选项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选择题 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写道:“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以上反映洛克主张
A.君权神授
B.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
3、判断题 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4、判断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和欧洲两种不同的文明,在16世纪中叶以后,就再也不能避免地要发生正面交锋了。在最初的交往之后,一方面中国士大夫中,出现了像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等愿意接受西方天主教文化的人;另一方面,欧洲天主教内部,也出现了以利玛窦、艾儒略等人为代表的同情、容纳和接受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主张。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1914年9月袁世凯《祭孔令》
材料三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唯忠与孝,实中华民国立国之本,今当国家危急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
——1939年3月国民政府《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明受到怎样的冲击?(4分)?
(2)进入近代,中国不同阶级力量对传统文明持有不同态度。结合背景、目的、作用,对材料二至四给以评价。(4分)?
(3)概述传统文明在中国近代、现代的主要社会作用。(4分)
5、判断题 民国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在《时代与曙光与危机》中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