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从而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使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故B项正确;ABD三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的理论有利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5分)201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幸福是什么”的特别调查节目,“幸福”一词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2分) (2)结合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3分) (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图表关键信息“古代中国,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古代西方,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等,不难归纳、概括出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重视道德修养;?注重精神满足(或忽视物质追求)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孔子看到鲁国大夫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鲁国大夫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说明季氏属于鲁国的大夫,但却用了周天子专用的乐舞;对此,孔子进行了批判,“愤然谴责”;联系所学知识,这恰恰体现了孔子维护西周奴隶社会等级秩序,即维护周礼,因此本题选C。而A、B、D三项虽然属于孔子思想,但与题意无关。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的思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理清孔子思想的本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清事件的本质。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太平天国运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