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对商周时期“工商食官”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
A.官府统一为工商业者提供一定标准的食宿 ?
B.官府的开支主要来源于向工商业者征收的税收 ?
C.官府对商人集中管理提供衣食并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
D.官府和工商业者都靠国家的税收维持生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重农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政策。保持小农经济的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也便于封建官府按户籍人口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以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3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11分)
参考答案:(1)有益之处:互通有无;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3分)
(2)原因:自然经济为主;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3分)
危害:阻隔中外贸易;
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安;
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
影响商品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造成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任选4点8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补内地之不足,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以及材料二中“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和材料三中“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来归结答案。第(2)中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二中“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以及中国传统经济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即禁之后,百货不通”“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落后的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古代中国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这里的农业生产恢复指什么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
C.重建小农经济
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农经济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所以王朝创立之初必然推行修养声息政策以恢复小农经济巩固专制统治,故答案选C,A是中国古代实行的特殊经济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B项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小农经济的发展,D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②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③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④小农经济的地位;⑤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典型代表。本题考查角度是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 ]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
D.重商抑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