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甲午中日战争中,农村教师阎世开拒绝为日本侵略者带路,表示“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屈膝人”,这一现象:
①表明抗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② 体现了阎世开的民族气节
③表明清政府能动员民众抗日?④反映出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2、判断题 (15分)古今中外改革对民生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改革者也一定程度上从民生角度出发进行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孝文帝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卖者坐(处罚)如律。 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从解放法令颁布时间起,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四 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79页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颁布了什么措施?并说明其历史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解放”法令?(6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觉得改革应如何对待民生问题?(4分)
3、判断题 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不包括?(?)
A.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B.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
C.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4、判断题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确立的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C.义和团运动失败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判断题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