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原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世纪未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体现了对世界本原的探究。不同点: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属唯心主义范畴;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属唯物主义范畴。
(2)特点: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影响: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3)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出现。
(4)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真理是相对的;科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备臣,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论语》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帮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三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得当之处);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不同的政治主张和相同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鲁迅指出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对待儒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同点: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子重刑,强调用重刑治世。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
(2)鲁迅认为无论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思想,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3)朱熹认为孔子的思想言论是不可变更的,李贽却认为不能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这种不同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怀疑和动摇。
(4)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最能体现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是
A.小国寡民
B.无为而治
C.天法道,道法自然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此主张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著作??
[? ]
A.《道德经》?
B.《论语》?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上称亚里士多德及他的弟子们为
[? ]
A.“民主学派”?
B.“自由学派”?
C.“逍遥学派”?
D.“通俗学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