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3、判断题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中,最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
A、

B、

C、

D、

4、判断题 下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

[? ]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B、“兼相爱,交相利。”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选择题 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
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