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 发表日期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1984年6月
|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 1985年10月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1992年1月、2月
|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参考答案:(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的变化”,实际考查新旧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原因”实际回答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等。第(2)问注意回答的时间段: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第(3)问注意对“讲话名称”栏内容进行分析。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结合前面的设问,综合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明确提出反帝?②平均地权?③节制资本 ④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孙中上在旧三民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革命相继以失败告终,使他逐渐认识到要在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必须联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共同来完成,才会有了三大政策下的新三民主义。它赋予了新三民主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内涵:明确提出反帝、节制资本;②④是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地拟举办“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1)展览一:伟大的三民主义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旗帜。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览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下表是展览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重要成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3)展览三:20世纪以来的三次历史巨变以下是展览主题句: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这“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民族主义,亦称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封建统治;民权主义,亦称政治革命,创立民国,即结束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亦称社会革命,平均地权,即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地价归国家所有,家给人足。民族主义方面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基本实现;民权主义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为此不断奋斗,但徒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民生主义方面根本没有实施。
(2)
(3)展览三:20世纪以来的三次历史巨变以下是展览主题句: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这“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各指什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钱穆先生在《如何研究政治史》一文中指出:“汉武时代所创始的盐铁政策,即就近代观念言,亦系一种颇为进步的经济政策。……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中山先生倡导……其实亦在中国传统政制中有渊源。”那么,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应该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结束专制,创立民国? D民族革命,坚决反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说明中国古代实行的盐铁专卖制度有助于抑制大资本的兼并和垄断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中“节制资本”符合此项含义,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新三民主义与国民党三大政策混淆在一起,误认为新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其实新三民主义还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发生了改变,原来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已无法符合时代进步的需要,而成为旧三民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言行与人物搭配,不相符合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
B.“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江泽民
C.“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D.“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 ——邓小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A.C.D.分别毛泽东的新民主革命道路、魏源等的新思潮和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