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李鸿章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环境所迫,无可奈何”。这一说法
①有自我辩解的成分?②隐含了一些苦衷
③一味强调客观因素对签约的影响? ④认为自己签约有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的正副总指挥为朱德、彭德怀,共编为三个师,全军共四万五千多人。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全军共一万零三百多人。
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的诚意。
请回答:(1)国共合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现的?(2分)
(2)这次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合作方式有何不同?(1分)第二次国共合作能够维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相对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的敌后战场有何特点?(4分)
(4)举两个实例说明,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
3、判断题 中国近代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其思想主张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4、判断题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5、判断题 1927—1937十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执政的第一个十年,自称为“十年建国”。也是抗战发生前之十年。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B.蒋介石终坚持对日妥协、对共产党剿灭的方针政策
C.中国的革命中心经历了一个由南向北的转移过程
D.西安事变的发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