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皇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兼理监察百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古代世界中下列那些措施起到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作用。
① 三省六部制 ② 罗马法 ③科举制 ④四百人会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 材料问题强调的是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④四百人会议是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由部落选举产生负责,由于人员众多决策效率低下不符合题意要求,所以④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应该直接排除,罗马法本身周密细致有利于官员依法办事,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科举制选拔出素质较高的官员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所以①②③三项与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三省执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署,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这段话最适合解释三省六部制的(?)
A.主要目的
B.职权划分
C.基本性质
D.内在缺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三省执掌的划分...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署,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可知其揭示了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刺史”为汉武帝所创设,不属于“汉承秦制”。故选D。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西汉时依然采用,西汉初年虽然也实行过王国制度(分封制),也照样沿用了秦朝推广的郡县制度。因此ABC都属于汉承秦制的内容。
点评: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主要目的是监察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并非汉承秦制的内容。关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需要掌握。除了设置刺史外,汉武帝还实行了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力量。古代历朝为了确保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加强,设置了相应的许多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官职如秦时期御史大夫、地方监察机构如汉朝刺史、宋代通判、明朝都察院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特别行政区
B.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民族团结互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初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