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25人……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选自《中国礼制风俗谈》)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结论是
[? ]
A.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学堂
B.同文馆的创办者是洋务派官僚
C.同文馆的创办有利于培养翻译、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D.同文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今日议和既成……购成之后……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两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三:19 世纪60-80 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材料四:1872 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 多万两,美国旗昌行(注:美国在中国开办的轮船航运公司)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 “创见之事”。
材料五: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组成,拥有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多人,由淮军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竣工,整个北洋海防体系的建设宣告完成。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军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六: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他们认为:中国的封建传统制度是完美的,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的,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二者结合。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曾国藩所谓“剿发捻”“勤远略”分别指什么?从他这段话里,可以看出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何在?
(2)依据材料二、三、四,请你分析概括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意义?
(3)材料五中李鸿章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4)结合材料六思考,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判断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本质分歧在于(?)
A.是否维护清朝统治
B.是否改变清朝政体
C.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是否镇压农民起义
4、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 ]
A.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
5、判断题 下列史实中属于洋务派活动的有 ①创办新式学校?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农工商总局?④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⑤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