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 ]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
D.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曲线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信息。

比较表中的两条曲线,提取两项有关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示例一?信息:政治上,“共和”使用的次数在1918年是最高值,然后逐渐减少;1918年底共和使用次数处于最低:“民主”的使用次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22年以后直线上升。说明: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倒行逆施造成了人们对民主的向往。民国初,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共和政治受挫。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
示例二?信息:思想上,从1915年到1918年“共和”比“民主”的使用次数多:而在1919年以后“民主”比“共和”的使用次输增多。说明:由于政治上民主共和受挫,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便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既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样讲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本题解析:首先明确两条曲线的变化特点:“民主”的使用次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22年以后直线上升。“共和”使用的次数在1918年是最高值,然后逐渐减少;1918年底共和使用次数处于最低;从1915年到1918年“共和”比“民主”的使用次数多:而在1919年以后“民主”比“共和”的使用次输增多。其次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可以结合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归纳。政治上,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倒行逆施,袁世凯复辟帝制。思想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是李大钊革命一生的生动写照。这里的“主义”是指(?)
A.自由主义
B.改良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无政府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改良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一般来说,是作为暴力革命对立面而出现的。 所谓革命,是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事物的本质。 所以改良主义排斥一切暴力革命,以温和的手段在细枝末节上对原有体系制度进行补充修定。无政府主义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们自愿结合,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ABD都与李大钊不符,第一个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因此选C。
点评: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关注劳工的命运,成为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随着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新旧交替过渡的特点。”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 ]
A.中国文化有了明显进步
B.文化思想要受社会现实制约
C.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混乱
D.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新旧交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