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2、判断题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3、判断题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4、判断题 “艰难的抉择”一度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抉择”问题比比皆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于公是望!
——曾国藩《复李少茎中丞》
材料二 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弊,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克致乎?……夫谓共和不能行于中国,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问耳。……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既认为可以行君主立宪之国民,自应认为可以行共和之国民。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
材料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要设法使他不沉下去,而我们在河中被急流冲走。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河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只好抓住他。英国和美国在岸上向我大喊,千万不要那根稻草。但是他们不帮助我。他们只顾自己嘲笑,却又叫我不要抓苏俄这根稻草。我知道那是一根稻草,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孙中山集外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曾国藩抉择了什么?据所学知识指出,迫使他做出这一抉择原因的主要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粱启超的抉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是如何抓住“苏俄这根稻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上述历史人物作出不同抉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呜溅,究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其实一般的社会思想大半都是如此。
——瞿秋白《饿乡纪程》
请回答:
(1)瞿秋白为什么说对社会主义的讨论是“隔着纱窗看晓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有哪些派别宣传社会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