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种种不利因素”包含( )
①政治体制 ②科技没有突破传统科技的藩篱(或没有形成近代科技)
③理学的束缚?④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判断题 (25分)19世纪中期,不论对于中国历史还是对于世界历史,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杉原薰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支持或反对“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观点的主要理由(7分)。
(2)写出19世纪中期以来推动经济史主体在“西方”成长的主要政治、经济与科技因素(9分)。
材料二?英国历史学家韦尔斯认为:到19世纪中期,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全都卷入整体世界,人类到此才真正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活动舞台。这一时期,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任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等,都有可能在国际广泛传播,都有可能为其他民族所利用。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时期任何文化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任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等,都有可能在国际广泛传播,……这一时期任何文化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9分)
3、判断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

——摘自任文使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5、判断题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 ]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