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台湾人民具有民族独立反对侵略的爱国情感.在近代史上进行了反割台斗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B.痛击日军的主要地点在新竹、台中大甲溪、彰化、台南等地
C.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沉重打击了日军
D.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18世纪起,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 出超 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 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因此D属于直接目的,ABC属于影响。
点评:出超即贸易顺差,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其出口值大于进口值而形成的顺差,又称贸易盈余。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获取高额利润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所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从上述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武夷北苑地区曾视种茶为“末业”②开口通商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逆差
③对外贸易刺激了茶叶种植的扩大?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末业所存”可知①说法正确,材料只是阐述在外商刺激下植茶业的发展,并没体现出贸易逆差与否,所以②不正确,依据材料“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可知③正确,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用于出售,说明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
A.日本经济危机
B.既定的政策
C.朝鲜东学党起义
D.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C三项均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但朝鲜东学党起义则是战争爆发的最直接的原因,即导火线。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A.组织路线问题
B.军事路线问题
C.思想路线问题
D.革命纲领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它解决的是在军事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CDA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