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时期日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分配情况。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战争爆发时
| 1942年
| 日本投降时
|
中国 战场
| 太平洋战场
| 东南亚
| 中国战场
|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 中国战场
|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
35个 师团
| 10个师团
| 7个师团
| 37个师团
| 15个师团
| 110多万人
| 近11万人
|
A.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打击了日本法西斯
C.日本在亚洲全面发动了侵略战争
D.日本不断向中国战场大规模增兵
2、判断题 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有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稻米生产及供应日本情况

台湾历年进出口贸易情况
——据周宪义:《台湾经济史》
材料二 台湾对日本的输出品绝大部分是农产品与原材料,其中米、糖两项合占77%,其余为香蕉、凤梨、茶叶、樟脑、煤炭等。输入台湾的日本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纺织品、机械、化肥、药品和日用百货等轻工业品。
——据陈碧笙:《台湾地方史》
材料三 据统计,1909年至1944年,中国台湾的对外贸易输出额远远大于输入额,其对外输出总值约为90亿元,输入总额约为67亿元,出超总额约为23亿元。此外,自1903年至1945年,台湾人民在生活消费品中的对外依赖性呈增长趋势,其中对日本产品的依赖性由13%提高到36.8%。
——据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
回答:
1895年至1945年间,日本殖民统治者在中国台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实现“日台经济一体化”。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1日本统治台湾经济措施的性质,2并分析台湾与日本的贸易关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李鸿章在谈到国防安全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
材料三: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奠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四:在200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举行了历史土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同时接受检阅。包括中国海军核潜艇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舰艇亮相阅兵式,让国外媒体惊呼不已。“中国展示了海军现代化的发展”这样的形容纷纷见诸名媒的报道中。英国路透社称,中国海军在今天的阅兵仪式上道次公开展示中国的两艘核动力潜艇长征6号、长征3号,显示了中国海军走出中国周边海域,从“浅蓝色”迈向“深蓝色”的决心。
(1)根据材料一,从海防和海权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中的海防思想有何不同?谁的意见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国的海上大阅兵反映了当前怎样的海军建设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基本被浓缩了中国百年海军发展史。从中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 南京静海寺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三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dernity)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
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