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内阁运转程序是:各司、部、院将文件、奏折、报告递交内阁,内阁学士阅读、研究后,在奏折上写出处理意见,通常同时列若干条,交给宦官转承皇帝。皇帝用红笔作出批示,于其中选择一条,一般写“知道了”“准”“照准”。下发司、部、院。如果不赞同其处理意见,就驳回内阁再议。如果皇帝比较懒惰,那么就由宦官做决定。内阁,是顾问性机构,本身无权,只能提处理意见。明朝无宰相,如果把内阁学士看作宰相,那么内阁就应该有直接命令、指示各司、部、院的权力,而内阁没有这个权力。内阁“处理意见”转达到各个部门,必须经过皇帝或皇帝指定的宦官许可。
材料二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在国家中所处的政治地位及权力有什么不同?(8分)
(2)你认为二者的基础分别是什么?(4分)
(3)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明朝内阁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关,权力很小,只能提处处理意见,没有行政权力,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英国内阁是英国政府的领导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代表国王对议会全权负责。(2)明朝内阁的基础是皇权专制。英国内阁的基础是民主代议制。(3)两者在阶级本质上是不同的。明朝内阁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是封建性的。英国内阁是限制王权的产物,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通过史料考查学生对史实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要对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权力进行比较来回答;第(2)问明朝内阁的基础是皇权专制,英国内阁的基础是民主代议制;第(3)问对二者的本质进行比较,主要从其不同的社会性质来回答。
点评:我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重要的成员是丞相,秦朝开始设立,后来逐渐发展演变,到明朝被废除。明代设立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是无实权,只是顾问机构。英国近代也是确立内阁制,掌握有行政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明代的内阁不是一个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对“汉承秦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沿袭秦的三公九卿制,并有所发展
B.汉实行更严密的监察制度,发展为刺史制度
C.汉继承秦的皇帝制度,已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D.汉初否定了秦的郡县制,推行封国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表述都正确,D表述不正确,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封国并存,并没有完全否定秦的郡县制,因此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
B.财产
C.信仰
D.地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特点是按血缘亲疏确定财产继承和权力分配。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关于“秦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秦始皇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的
B.至今人们不知道“秦律”的详细内容
C.“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D.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与事实不符,早在1975年通过湖北云梦秦墓的出土竹简,人们已经知道了秦律的相关内容。A项是秦律制定的基础;C项是秦律的作用;D项是秦律制定的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