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一)
2017-08-25 13:56: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选择题 《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3、选择题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圆心波的性质,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 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九品中正制 D.君主制
|
4、选择题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在一篇题为“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的文章中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秦始皇消灭的“旧时代”最主要是 ( )
A.分封诸侯的时代
B.土地国有制的时代
C.分裂割据的时代
D.世卿世禄制的时代
5、判断题 (30分)认识时代精神既是走进历史也是关注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1916年6月4日,天津((社会教育星期报》刊载了由实业家宋则久撰写的《维持国货歌》:
洋货好,洋货好,每年进口四万万,雪白银子不见了。
洋货好,洋货好,中国立场立不住,穷人遍地怎样了。
洋货好,洋货好,漏卮不塞国将亡,高丽前车不远了。
国货好,国货好,人人尽用本国货,工场多时闲人少。
国货好,国货好,衣食充足知礼义,地方安靖盗贼少。
国货好,国货好,漏卮既塞国富强,吾人担负自然少。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伴随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救亡歌曲通过银幕、舞台、广播等途径,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民众歌咏会”等歌咏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各地,逐渐群众性歌咏热潮。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激发起更多作曲家的创作热情,他们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歌曲传唱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38年1月,“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在武汉成立,提出“要用歌咏去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把他们唱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规模宏大的群众歌咏活动唱响着团结抗战的激昂旋律。
——摘编自陈聆群《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材料四?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某班研究性学习活动决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题布置纪念展览,以下是他们准备的部分展览资料:
序号
| 资料
| 序号
| 资料
|
①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⑦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②
| “双百方针”
| ⑧
| 万隆亚非会议
|
③
| 香港、澳门回归
| ⑨
| “两弹一星”
|
④
| 《论十大关系》
| ⑩
| 恢复高考制度
|
⑤
| 重返联合国
| ?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⑥
|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
| 邓小平南方谈话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其历史价值。(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汉武帝“构筑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她。(6分)
(2)材料二的《维持国货歌》反映的是当时哪一场群众斗争的基本诉求?根据歌谣唱词,归纳“维持国货”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4分)指出其产生的重要影响。(2分)
(4)结合材料四的展览要求,从表中选择至少三条资料提炼出一个具体主题,并对所选资料中的任意两条予以相应阐释。(6分)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予以说明。(2分)(要求:列出所选资料序号,主题立意明确。补充的新资料不能在图表中选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