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两种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简要说明原因(6分)
(2)围绕中国近代史,你赞成哪种话语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论述。(6分)
参考答案:
(1)?对立:①和③对立;(2分)原因:①认为中国近代化是西方传播过来的(或传导型现代化)③认为是自身发展而来的(或内生型现代化)(4分)
(2)答案省略。必须表明态度,史论结合,点明该模式的时间起点:①②鸦片战争以来;③明朝中后期(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1)通过图表给出的信息,可以明显看出?对立的两种话语模式是:①“冲击-反应”模式和③“早期启蒙”模式对立。因为①“冲击-反应”模式认为中国近代化是西方冲击传播过来的(或称为传导型现代化),而③“早期启蒙”模式认为中国近代化是自身资本主义萌芽和人文主义启蒙思潮发展而来的(或称为内生型现代化)(2)答案省略。此为开放型试题,这样类型的题目,观点可以不拘一格,但是无论持有哪种观点,考生必须表明态度,做到史论结合。应该注意的是在论述的过程中需要点明该模式的时间起点:①②鸦片战争以来;③明朝中后期。阐述任何一种模式,都要寻找有力的史实依据。如“冲击-反应”模式要着重强调西方对中国的冲击;“早期启蒙”模式要着重强调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维新变法等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民主思想家,他们的民主思想共同点包括:
① 变革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 主张兴民权?
③ 走日本模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④ 颁布宪法,实行法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对以上这段摘自《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的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A.曾国藩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式武器
B.曾国藩没有近代化的意识
C.曾国藩提出新式武器固然重要,但决定因素是人
D.这一观点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相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曾国藩在这里强调人的重要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觉醒,从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请写出两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90年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深入到政治制度领域。这一时期的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① 请写出这三人的思想理论成果。(不要求展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对20世纪的中国革命或建设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3)①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②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
A.蒸汽机
B.火车
C.电灯
D.轮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实际是在考查史实,蒸汽机和火车、轮船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新机器和工具,而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新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1842年《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