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秦汉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2)材料二是一份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文件,这一文件是什么?这一文件规定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有何相似性和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特别是辛亥革命怎么来的,孙中山的纲领怎么来的,它都是有依据的。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100年。”?
——历史学家章开沅《纪念百年辛亥要看三个“一百年”》
(3) 材料三提供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新视角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汉:郡县制和察举制。意义: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相似性:权力的分割和制约。区别: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3)突破短时段,进行贯通的长时段研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刻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A.“乱世”与“分土建邦”有着直接的内在因果关系
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
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D.这块刻石最早也要出现在秦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刻文中的“家天下”指的是秦始皇创立的皇位世袭制度。它有利于加强皇权,避免割据,但并没有彻底消除由分土建邦带来的战乱灾难。因为割据战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故选C。
点评:对于秦朝的政治制度,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视角,设计这样的题目考查: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乾隆皇帝时,英国使者来华,送给中国的是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地球仪、铜炮、火枪等,而乾隆帝回赠的却是丝绸、宣纸等。这反映出(?)
A.英国向中国夸耀军事力量
B.中英科技已有相当的差距
C.英国已有联合中国之意
D.英国与中国互通有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双方的赠品可以看到双方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巨大差异。中国的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A、C、D与材料不符,故选B。
点评: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差距:
①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英国成为工业强国。
②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黑暗腐败;英国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巩固了统治。
③军事上:中国装备落后、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④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英国殖民扩张。
战前中国日趋衰落的社会状况,使英国侵略中国有了可能性,英国为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实行的扩张政策,使英国侵略中国成为必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文革”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文化大革命带来了社会的严重的混乱,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处于无序的状态,文革带来的这些混乱,从根本上说是对民主与法治的破坏造成的。故选A。杜绝文革的再次出现也只有重视民主与法治建设。BCD三项都是说的其中的教训,但是不是最重要的标讯。
考点: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严重的破坏了民主与法治的建设进程,带来了巨大地灾难。文革后加强了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依据上述史料得出
①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确立
②王族是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
③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上述4个结论中正确的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