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本国人民谋取:(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利,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实行者。
──《九国公约》
请回答:
(1)条约中“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都是平等的吗?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结合条约内容和史实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中国是不平等的,因为中国处于被侵略的地位。对其他缔约国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对美国更有利,因为美国可以凭借经济优势排挤其他列强。
(2)主要调整美日在争夺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战后争夺世界霸权,日本在一战期间和战后在中国扩张势力,同美国利益发生冲突。条约规定“不得谋取……优越权利”,实际上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抑制了日本实力的膨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电影《建国大业》有一组镜头:1945年8月,毛泽东与蒋介石都穿着中山装参加重庆谈判新闻发布会。毛泽东说:“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大公报》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 ]
A.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B.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D.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