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美国、法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成为帮凶,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A.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B.较快发展
C.曲折发展
D.重获新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放战争时期,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和苛捐杂税通货膨胀,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最深远的历史意义是
A.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为实现农业机械化铺平了道路
C.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D.消灭了剥削阶级——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3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对1956年中国社会重大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有的学生易错选B,错误原因在于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与新中国的成立是?同时的,其实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是在1956年。学生排除A是误以为在总路线中提出了工业化的主张,那么“一五”计划完成以后,工业化就应该实现了,其实“一五”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所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②宣告了美国霸权政策的破产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④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不结盟运动的理解。根据所学,不结盟运动使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面貌;有利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并没有使美国霸权政策破产。排除②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