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现象:服饰(装);婚姻礼俗。(2分)原因:西方文化的影响;本国历届政府的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后果(4分)
(2)答: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任答其中4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直接概括图片信息即可得出服饰和婚姻礼俗;第二小问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西方文化的影响、政府的推动、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即可。
(2)影响从材料三中“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的信息概括出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的角度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8年下半年,省级以上刊物刊出的讨论文章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主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两个凡是”
B.“真理标准问题”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党的基本路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70年代以前,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能否恢复要处决于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26届联大才以76票对35票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主要是亚非拉广大发展国家的支持。所以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7年,毛泽东提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要在15年后赶上或超过英国。50年后,他的宏伟愿望得到实现。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法国和英国,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四位
C.第八位
D.第十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科学一旦发挥作用,就会使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19世纪下半叶,引发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科学成果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达尔文进化论
C.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D.爱因斯坦相对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题干给出了时间提示:19世纪下半叶,牛顿经典力学产生于17世纪末,达尔文进化论虽然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但它是一部生物学著作,没有引发生产力革命性变化,爱因斯坦相对论产生于20世纪初,只有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提出后,19世纪下半叶,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各个选项所涉及史实的掌握和对其影响的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