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段话出自《论语》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前一句是反对刑法政令,后面一句明显看出主张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可以判断是儒家思想,所以正确选项是A项。
学生容易误选为B项,两句的第一个字“道”不是道家的“道”,而是通假“导”,即引导。
点评:本考点考查方式一般是结合一些诸子百家的名句格言及事例,区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解题关键是分析名句格言的关键词判断,比如设置题支是名句格言的题目: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 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故此题应选D项。ABC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是与材料题意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十五),纪念老子诞辰
2580周年公祭大典在老子故里河南鹿邑隆重举行。
下列主张明显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