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2、判断题 1978年下半年,省级以上刊物刊出的讨论文章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主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两个凡是”
B.“真理标准问题”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党的基本路线”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的胜利
4、判断题 1957年,毛泽东提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要在15年后赶上或超过英国。50年后,他的宏伟愿望得到实现。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法国和英国,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四位
C.第八位
D.第十位
5、判断题 科学一旦发挥作用,就会使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19世纪下半叶,引发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科学成果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达尔文进化论
C.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D.爱因斯坦相对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