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并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新概念。下列史料不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A.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
B.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C.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孥
D.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锄地力
2、判断题 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纪念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判断题 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围绕“走日本人的路”还是“走美国人的路”展开了一场争论,其争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是否保留君主制
B.是否兴民权,实行民主政治
C.是否改造封建土地制度
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4、判断题 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破产的标志是
A.二月抗争
B.四五运动
C.九一三事件
D.全面整顿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在独立之时虽然科技远远落后于欧洲,但却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首先,美国是18世纪理性时代的产物,在观念上认同于科学、自由、理性。美国社会的自由开放大大有利于科学的创新精神。……立法者们十分看重知识,认为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进步。……而且,他们一致认为科学与教育应独立于政府而发展,以免受政府的限制和控制。
——钱满素《美国文明》
材料二?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诞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受工程师叔父的影响,他从小受到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启蒙。1896年爱因斯坦进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1年获得瑞士国籍,于次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并于1905获得了历史性成就。1909年爱因斯坦离开瑞士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学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法西斯政权建立后,爱因斯坦受到迫害,被迫离开德国。1933年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
材料三?爱因斯坦坚信对希特勒只有用暴力才能遏制,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通报核裂变的能力。……美国1945 年秋天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从而结束了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开发核武器,当他听到核弹轰炸广岛的消息时,他非常的沮丧。他在晚年致力于反对原子武器。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不得摘抄原句)(4分)
(2)材料二中“1905获得了历史性成就”是指爱因斯坦创立了什么科学理论?(2分)他对近代物理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分)
(3)材料三中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何在?( 2分)后来爱因斯坦对研发核武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社会责任感?(2分)
(4)结合材料四简要说明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