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
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迁都洛阳
2、判断题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中心议题是
[? ]
A.要不要维新变法
B.要不要改革军事
C.要不要兴民权
D.要不要提倡西学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4分)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7分)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②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④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⑤是日本近代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造成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豪民隐占土地, ?逃避赋税。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丈土地。1578年(万 ?历六年),明政府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都要丈量,限三年完成。1581年,清丈基本完成。全国田亩总计7?013?976顷。虽比洪武二十六年最高数额少,但 ?比弘治十五年以来增多了。这说明清丈工作是比较彻底的,?对于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
——《明史?食货志二?赋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一,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为此他在经济上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居正为赋税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二,判断材料二中提到的“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是什么时间?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