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其中心是
①奥地利?②意大利?③俄罗斯?④德意志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有人认为,(联合国成立之初)《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实质上美国有“隐蔽”的否决权。--------华盛顿运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权归于无效。
——《史学月刊》
材料二:早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和亚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 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的历史》下册
材料三:联合国成立以来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未能 制止美苏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成为剧烈的争吵---------。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各种非政治活动都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上的成绩却也是时好时坏。…… 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大出版社2005年1月748--749页
请回答:
(1)出现材料一中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作用有何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你认为联合国为什么没能有效的制止材料三中所说的这些“危机”和“争吵”?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4)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的观点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联合国成立之初)《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可见联合国是美国霸权的工具,结合二战后初期国际背景答出即可;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的转变,原因考虑60年代的背景即可;第三问结合材料只要言之合理即可;最后是对联合国作用的综合评价,既要谈到其积极也要涉及其局限所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①立法权和决定权 ②立法权和司法权 ③管理权和任免权 ④任免权和监督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要理解“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故A符合。B人民公社是1958年发动的;C大跃进也是1958年发动的,两弹一星是六七十年代成就;D三个面向是八十年代提出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最早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早作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更加明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