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跟本上感觉不足……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下列思想主张与三个时期中国人的探索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之所以“新”是因为它的代表人物主张
A.关心时局
B.抵抗外敌入侵
C.向西方学习
D.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冲破了“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睁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捉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19世纪40年代;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19世纪60年代;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19世纪90年代;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20世纪20年代末。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渐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的是(?)
A.鼓励开矿建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抵制农民起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阶级立场不同,政治立场也就不同。所以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洋务派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只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新派则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