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介绍了某国的政治制度:每逢国有大事,由“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然后再“转告乡绅房”,最后由“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据此判断,该国
A.推行君主专制
B.确立民主共和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民主政体的相关内容,不是君主专制的体现,材料中的“王谕相,相告爵房”表明不是君主个人的独裁,所以A项错误。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是在鸦片战争后的一部主张学习的作品,所以它不可能是要求确立民主共和制,更谈不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海国图志》?《民报》、孙中山题词?《新青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3分)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2分)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1分)
参考答案:(1)变化: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传到中国(或答中西文化交融)。 (2分)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尤其是技术文明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2分)中国闭关锁国,日趋落后。(1分)
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客观上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
(3)共同点:都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2分)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1分)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材料一、二、三,考查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材料一反映了东学西渐;材料二反映了近代前夜的危机,西方通过工业革命逐渐强大,而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后面;材料三则是面对中西差距的越来越大,先进的中国人在西方侵略下的思考,即学习西方,由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中西碰撞带来的影响。这主要从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带来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影响来回答。第(3)问,主要考查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和态度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即可。它的趋势要从人们认知的角度来回答。
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维护封建王朝,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严复是维新思潮中重要的理论宣传者,他翻译的《天演论》宣传的思想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诸多的变化。下列四幅图片中,反映学习内容根本性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D三项都是主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新文化运动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资产阶级学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林则徐《四洲志》
D.顾炎武《日知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魏源在该书的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因此选择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