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明末清初时期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批判继承儒学,儒学重新焕发生机。因此选D。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
点评:本专题把握一条线索,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注意的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清时期全国最著名的商帮是
A.淮商和盐商
B.徽商和晋商
C.晋商和盐商
D.淮商和徽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010年9月24日,是我国明末清初最伟大的民主启蒙思想家、经世致用学问家及清代浙东学派创始人黄宗羲诞辰400周年纪念日。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后者是对前者的肯定?
C.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D.两者毫无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古语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所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下列观点与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相违背的是?
?[?]
A.君主与民休养生息?
B.唐太宗的“存百姓”思想
C.建立君主专制统治?
D.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