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文中智果之言表明他
[? ]
A.反对立嫡以长
B.主张立君以仁
C.反对任人唯亲
D.提倡实行分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
材料二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材料三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做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
材料四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刚性”的家庭结构,要阉割个性,否则“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文化的共性。在近代西方社会的生产力上升、人们的收入超出温饱之后,“家”的经济功能逐渐由金融保险市场来胜任,这时的“家”文化没必要那么“刚性”,也不必约束个人的自由,因为感情的交融是逼不出的,只有基于个人权利、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自愿真诚的,才不是出于“义务”责任感而为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出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家文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概括传统中国家庭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家庭的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与巫相近、重视仪式。
(2)维护了传统家庭的稳定与延续;抹杀了家庭成员的个性;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较低。
(3)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原因:传统农业社会下生存的需要;西方近代以来金融保险市场的逐步发展、完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如果介绍孔子,下列表述中你不会采用的是
[? ]
A、生活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B、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C、伟大的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
D、著有《论语》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①“制天命而用之”?②“民贵君轻”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以德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说明儒家思想对世界和平和发展能产生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④两项是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的,而②是荀子的思想而非孔子,②是孟子的主张也不是孔子的观点,故答案选D项。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的考查比较频繁。今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国学热的兴起和世界各地相继设立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越发重要的作用。今后高考的命题方向可能会朝此方向集中。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这些体现了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