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4分)古往今来,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我以为《中庸》里边“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十二个字是最能表现出我们民族形成的情形,……最早提出了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
材料二?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三?……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汉民族秦汉形成说”。(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各民族怎样实现了“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改变”。(8分)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以19、20世纪的史实加以说明。(8分)
2、判断题 在中日交往史上,17岁入选赴唐留学,后参加科举步入仕途的日本名人是
A.阿倍仲麻吕
B.小野妹子
C.鉴真
D.南渊清安
3、判断题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
①战乱频仍?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刑罚严酷?④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判断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A.皇帝制度的确立
B.郡县制的实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5、选择题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皇权得到加强
B.汉代的宰相位高权重
C.宰相数量增加
D.宰相由处理政事改为负责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