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后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以致很多破产的因素有①美日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②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出现③官僚资本的挤压④民主党派被解散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判断题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作琅琊台,立石刻”。图2为琅琊石刻拓本,内中有“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字样。这些文字内容反映出秦始皇立琅琊石刻是为了

①宣示皇帝权威?②宣扬君民同乐
③强调国家统一?④推行郡县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4、判断题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下列材料中,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图1、图2中所反映的工具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产生了哪些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8分)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2)图3、图4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这一时期新兴产业有哪些?(6分)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3)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6分)
5、判断题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首诗不能反映的是
A.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B.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C.近代民族丝织业兴起
D.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