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6 16:22: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他生活在南宋,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认为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他是( )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试题可知,题中强调“心”是世界的本源、通过内心反省穷理,这明显是心学家的观点,加上他生活在南宋,由此可知是南宋的心学家,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罪己诏。这最有可能是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 ] A.“仁政” B.“天人感应”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 ]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即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属于我也;宋解方镇之权,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黄宗羲《置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6分) (2)材料三、四中,黄宗羲把批判的矛头分别指向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思想?(4分) (3)材料四中,“秦变封建而为郡县”“汉建庶孽”“宋解方镇之权”分别是指哪些事件?(6分) (4)黄宗羲的思想实质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不同点: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原因: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6分) (2)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法制。早期民主思想。(4分) (3)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汉初的封国制;北宋削减节度使权力。(6分) (4)时代特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影响:具有解放思想(民主思想启蒙)的作用,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冲击。(6分)
本题解析: (1)问关于李贽和朱熹的观点主要结合材料提炼得出:朱熹认为“其(圣人)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其原因的分析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逐一分析回答。 (2)问结合材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的思想矛头主要指向当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的思想属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3)问分别结合秦朝、汉代以及北宋等相关制度分析回答:“秦变封建而为郡县”,秦朝推行郡县制;“汉建庶孽”,西汉建立封国;“宋解方镇之权”,北宋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4)问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回答。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点评:明清之际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他们的思想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与以前的儒学相比,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封建皇帝的下列行为哪一项不属于这一理论的应用 [? ] A.“奉天承运”作为诏书中的常用语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D.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