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赋役令》,其中租庸调制中有“损免”(亦称“灾免”,即因为受灾而减少或免去租庸调)制度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诸田有水旱虫霜为灾处,据现营田,州县检灾(核实灾情),具帐申省,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以上,课役全免。若桑麻俱损者,各免调。若己役已榆(“榆”:缴纳的意思),听免其来年,经二年后,不在折限(“折”:减免的意思)。另据《唐律疏议》规定:“其应损免者,皆主司合言。主司,谓里正以上,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唐宋田赋的“损免”与“灾伤检放”论稿》
【材料三】“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大清会典》
问题:
(1)据材料一,概况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提供的有关历史信息,说明唐朝前期对田赋灾免做出的原则性规定包括哪些方面?
(3)据材料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
(4)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
2、判断题 以下各项属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的重大民主建设成就的是?(?)
3、判断题 根据图文提示,在下列选项中选一相关主题。

A.关于俄国农奴制废除
B.关于彼得一世改革
C.关于明治维新
D.关于路易十六对人民苛刻要求
4、判断题 (2009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期终测评)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显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为(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③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 )
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