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前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赶走了欧洲各国的侵略者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是俄国十月革命,A《共产党宣言》是1948年,而十月革命是1917年;B指的是巴黎公社C在1918年3月推出了一战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材料2:1971年9月,赫鲁晓夫逝世,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
(1)材料1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2中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的?
?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赫鲁晓夫改革之后,苏联历史上还进行过哪两次大规模的改革。
?
参考答案:(1)重点:农业方面。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
求是的作风。
(2)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他执政时期,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相对迅速;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但他的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3)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十月革命的亲历者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
A.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获得“面包”与“和平”
D.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解。由“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得知是获得“面包”与“和平”。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