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
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认为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束缚。回顾已学史实可知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在农村的扩展,自然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①符合题意; 1952年完成的土地改革仍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有冲破小农经济的影响,②表述有误;为了摆脱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粮食的困难,苏联实行了农业集体化,③符合题意;由于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土地私有制不利于我国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一五”计划),因此才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④符合题意。综上分析,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分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制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帝王思想文化上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以及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加强了君主专制,故D正确。
点评:注意规律总结,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态度主要是看是否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该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左右的,善是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这表明苏格拉底( )
A.认为道德是获取知识的基础
B.追求理性主义道德观念
C.反对人们追求现世的快乐
D.追求人文主义道德观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快乐不应该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作用。B不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思潮;C理解错误;D不对,说法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知识经济的最大受益国是(? )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基础史实的灵活运用。知识经济首先兴起于美国,知识经济的优点首先在美国表现出来,因而美国是最大受益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9年11月14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了会议。下列关于该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
B.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D.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